您当前的位置:会员之家 > 会员动态 >

江楠:打“金”更要自身硬

时间:2018-01-08 点击:345

江苏优秀青年企业家系列专访
 
 
     青年企业家是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时代序曲的最美篇章。2017,江苏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联合主办“江苏优秀青年企业家”推选表彰活动,并推出“江苏优秀青年企业家系列专访”专栏。新华财经传媒记者直接
对话江苏知名的青年企业家,挖掘青年企业家在创业创新、转型升级方面的典型事迹,向广大读者展现鲜活而生动的江苏
青年企业家形象。

人物简介:

江楠,1975年生,中共党员。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南京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工商联
第十二届执行委员候选人,南京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江苏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市青年企业家联合
会会长。


“北京故宫,六百多岁了,傲娇地矗立在世间,经历着世事轮回。每十年,修缮一次,每一次都要用到金陵金箔,而且只用金陵金箔。要说我们这些工匠产品,自古以来最大的荣耀是什么?皇家御用算是巅峰了。有人说,贴那么高,看起来金光闪闪就好了,在意什么品牌,在乎什么品质?便宜就好。且不说,只有错买没有错卖,单是那一份对好产品的诉求,就能造就工匠精神,就能让更多人沉下心来去追求完美。金陵金箔,会坚守品质之路,要对得起皇家御用这份荣誉!” 在美国特朗普总统访问故宫的当日,南京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楠在微信朋友圈里更新的自己的“每日一省”,带着一分激动、十分自豪。

传承:从老江到小江

“34年前的南京金箔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在8岁的江楠看来,1983年是一个特殊年份,他第一次跟父亲江宝全走进金箔厂的那一个午后仍然历历在目:一间简陋的老作坊,几个老人敲敲打打,有气无力。锤子下面散发金光。这场景,与其说它意味着财富与光荣,不如说更像是某种失败——一个传统的败落。

他回忆说,为保护千年金箔工艺,他的父亲江宝全全面改革。面对关键衬纸材料乌金纸的严重短缺,父亲组成一个乌金纸培养班,将散落在社会上的30多名金箔老艺人全部招回来,给吃给住给工资,什么事不做专门培养乌金纸。一年打铝箔,二年打银箔,三年打金箔,直至培养出新乌金纸为止。十几年下来,企业培养出几千包新的乌金纸,为后来的金箔事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刀阔斧的人事、工艺等改革,让金箔工艺绝处逢生,焕发新光辉。4年时间不到,金箔艺人队伍迅速扩大,打金箔、铜箔和铝箔的艺人,超过2000人,挽救了金箔工艺后继有人的危局。 工艺传承下来了,企业如何传承,成为父子两代人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1995年,20岁的江楠从东南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南京旅游局人事教育处工作,在当时,公务员无疑是铁饭碗,让人羡慕。江楠说,他和父亲为此多次促膝长谈,他想去企业锻炼,从基层做起。父亲基本同意儿子辞职回企业的想法。1998年,江楠放弃旅游局的工作,进入金箔集团上班,一干就是19年。
目睹父辈把昔日小作坊发展成金箔王国,他觉得自己有一份传承的责任,更兼有拓展事业、超越父辈的情怀。“我也有过犹豫,父辈做企业的艰辛,深深刻在脑中。我能不能像他们一样殚精竭虑,能不能做到力所能及?”想起当初的心路历程,江楠尤感初心可贵。

进入企业后,每一个岗位他都做过,每一个岗位都是很认真地在做,和老师傅打成一片,干活、学习乃至喝酒,学到了很多。在金陵金箔集团其他员工看来,小江总完全没有富二代习气,不张扬,不摆谱,更谈不上挥霍。甚至在接班伊始,跟着江宝全打江山的老一辈管理层,都团结在江楠身边,为年轻的董事长出谋划策。“二代企业家”江楠全然没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想法,相反,父辈艰苦创业的点点滴滴,在他心里已然成为一种图腾,一种信仰。“我们不贪大,只希望能够长长久久,做一个健康的百年企业。”江楠诚恳地说。

创新:金箔可以成时尚

锤制金箔在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它的厚度仅0.12微米,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装饰材料,从寺庙到皇宫,从卷轴到茶盏,东方文明之光与金箔同辉。过去,从一个豆腐块大小的金块,锤打成一张9.33厘米乘9.33厘米的标准金箔,需要两万多次锤打,一张箔打出来,工人浑身是汗。这是说传统加工的辛苦。一张标准金箔,市场价不足5元,成本却超过4元。这是说金箔市场的艰难。 传统不创新,难以维续;传统要创新,何其艰难。

江楠认为,十年来金箔行业一直处于恶性竞争、低价倾销的局面。金箔卖不出黄金价,好比蛋糕卖不出鸡蛋钱,这是金箔行业的真实写照,更是金箔行业的耻辱。父辈不仅让金箔工艺恢复生机,让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建立起一个占领世界市场60%的庞大金箔王国。相对于父辈创业的大刀阔斧,江楠的创新更像是太极绵手,没有什么颠覆性的招式,但注重精雕细刻,凸显坚韧不拔。在稳健持重与优化创新中,江楠探索出一条“江式”金箔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道路。
在金箔集团,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他们的创新产品金喜卡:卡片上撒有一层金箔,将金箔轻轻吹散,就出现了一个写有汉字的文创产品。这种产品可以私人订制,包括文字和图案,以满足个性化需要。 “我想改变人们对金箔的刻板成见,一提金箔,就是佛像、寺庙和建筑。我要通过我们的创新和努力,让世人知道,金可以吃,金可以入药,可以美容,可以和我们的现代生活结合的更紧,我期待金箔成为代表年轻、时尚、或者文化品味的流行元素,”江楠告诉记者。 “你知道,金箔特别薄,可以和世界多种工艺与手工艺产品嫁接,做出完全创新的产品,包括快消品,我去日本看过,也在故宫看过,那里的文创产品给了我很多启发,所以我们在接触故宫以及南京博物院。

我甚至想,我们的文创产品不能止步于中国,应该放眼世界,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的优秀设计师合作。”
用黄金去做文创,在江楠看来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企业的重大战略之一。“我们在与顶级设计师合作,希望用金箔做出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跟这个时代相结合的东西。”在江楠的领导下,集团正在从B2B的金箔工厂,走向B2C的金箔产业。

去年,企业开发出的30多款金箔文创,结合传统节日开发的春联、月饼,这些创新型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金陵金箔集团也因此创造了最近十几年来的销售利润最高值,利税比3年前连翻3番,产品销往世界各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英国相继开设实体专卖店,在亚马逊等重要商务平台也建立了销售渠道,为把传统产业转向国际化、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用人:人才成就百年企业

百年企业,重在管理。在江楠看来,管理之要,重在用人。“我小的时候,家里房子小,厂里也没有很多办公场所,很多事情都在家里谈,吃饭时、抽烟时,我就在旁边听和看,父亲怎么做这件事情,怎么决断那件事情,都记在心里。”江楠认为自己从父辈那里学到很多。父亲如何处理棘手问题,如何管理企业,已经变成一种“江氏基因”,沉淀为江楠一笔重要精神财富。 金陵金箔集团历经1955创业,1983把握改革开放机遇的崛起,2000年的改制,近年来的转型与调整,在企业内部管理上,集团始终坚持完善规章、井然有序、纪律严明、张弛有度,得以成就今日的良好业绩。 谈及管理心得,江楠认为,管理有的时候要刚性,有的时候要柔性。“大家都不是圣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知错能改才能进步,人生也只有不断地总结,才能进步,才能发展。” 企业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才。江楠有一套自己的人才战略。简而言之,一是注重抓内训,二是合伙人制。抓内训,就是为年轻员工办培训班,大大提升了集团原有的内训班的地位和作用。合伙人制,就是坚持开明开放,坚持制度创新,关注有天赋或有资源的各界年轻人,通过合伙人制合资合作,特别是要对接好文创产业的年轻人。在江楠看来,人才为我所用即可,不一定要为我所有。 江楠常常思考如何处理政商关系、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优化企业外部环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生存环境不是真空,为此我们必须守住底线,三观要正。”他说,“我们很高兴接纳3000多员工就业,对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特别是这几年,政府大力提倡亲清关系,政府推动我们创新转型力度越来越大,非常有利企业发展。我感觉,这几年做企业,特别心顺气顺。”

头脑风暴快问快答(Q & A)
Q:怎么看待传统行业的技术创新?
A:几千年来古老的工艺一直在创新,何况今天,视野要更开阔。要适应时代需要,就要和国际大牌合作,和高科技企业合作。跨界首先是思想要跨界,要和年轻人对接。

Q:“富二代”接班后,他最被看重的素质是什么?
A:一要有情怀。做企业不容易,舍得牺牲个人喜好和时间,要让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企业发展。二是要经得起磨难,随时随地。三是传统企业交班,胸襟特别重要,在企业内部学会接纳老一代下一代,学会换位思考。

Q:你怎么评价你父亲?
A:史诗级领导人。他喜欢多元化的新东西,对成熟企业做到了放手放权放心。他每天都在创新,也鼓励大家不断创新,创新是融合在高层的血液中。

Q:你怎么评价自己在金箔集团的这20年?
A:挫折太多,有对有错,都是学习。

Q:今后有何布局谋划?
A:金箔这一块利润现在只占集团的7%。我希望做到50%以上。让集团变成一个从文创到旅游的综合集团,打出金陵金箔的品牌。

Q:今后会不会跨界做资本运作?
A:先做好自己。一是做精企业,找到好方向。二是储备人才,积累经验。战略上大一点,战术上一步一个脚印。人人能力有大小,做好自己是第一位。

Q:怎么看待青企联对企业家的作用?
A:一旦你做了老板,很难碰到别人给你提意见。青企联把大家组织起来思想碰撞、头脑风暴、坦诚沟通,对企业家成长很有帮助。青企联平台上企业家越来越年轻,中天钢铁的董力源是87年的,海澜之家的周立宸是88年的,大家互相学习成长。

Q:关于金箔行业的未来,你最想说一句什么?
A:希望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关注非遗。要让更多年轻人来用金箔,真正把非遗做活。

Q:对本地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A: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目前是民营企业发展最好的时代,必须把握机遇,冲锋陷阵。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老板要学习自我提升。对我们金箔集团来说,打金更要自身硬!

记者 周静文 翟慎良 程银银